查看原文
其他

卷宗独家|大疆全球总部“天空之城”:科技公司的执念与善意

W* 卷宗Wallpaper 2022-11-12




一座轻盈的连桥落在两座塔楼中间,而塔楼又像两棵生长的巨树悬挂着12个玻璃体块,这是开创民用无人机行业的DJI大疆的全球总部“天空之城”,由Foster + Partners建筑事务所操刀设计。建筑外露的结构如同大疆的产品一般,纯粹、直接,或是他们口中的真诚。作为一个全新的总部建筑,目前超过5,000人在此书写科技创意,从被看得见的审美,到不妥协的精神,“天空之城”与大疆还传达着作为一个城市地标建筑与科技公司应有的善意。



卷宗Wallpaper*新刊封面呈现

位于深圳的DJI大疆的新总部“天空之城”

由Foster + Partners建筑事务所操刀设计



深圳从不缺少摩天大楼,但当它以完全暴露的结构和轻盈的悬挑介入环境,强烈的视觉语言还是会引起这座城市的注意。这是深圳南山区的DJI大疆的全球总部“大疆天空之城”,项目占地面积 1.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由福斯特建筑事务所(Foster + Partners)与大疆共同创作完成,并于今年9月落成启用。作为国际上首例200m以上非对称大悬挂超高层建筑,它独特的建筑造型令人印象深刻。


这座总部大楼自2016年开始设计,方案一经公布就引起了各界瞩目,或许是出于对无人机领域行业翘楚大疆的好奇,又或是对曾设计苹果总部Apple Park的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和高技派建筑的期待,也许更多地,亦是这两者究竟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而大疆选择在9月底为这座总部大楼举办如同发布产品一样的发布会,也有着将“天空之城”视为大疆最新、最大的产品,高度代表大疆精神的意涵。



向左滑动查看:大疆总部大楼部分早期设计方案©Foster+Partners

向左滑动查看:经过上百个方案的设计与无数细节的推敲,才最终创造出如今的方案。福斯特代表说,它甚至超越了设计的预期。©️SFAP ©️田方方





大型企业的总部大楼通常承载着许多维度的意义:它是一种具有某种象征意味的形象。但其实,总部大楼既要真切服务于每一个身在其中具体的人,作为城市风貌中的一员,如何处理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又从侧面传递出企业如何看待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除此之外,大疆对总部大楼的思考和创作并未止步,如何让建筑和空间保持多样性,并面向未来,保持充分的灵活度,亦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反复推敲的议题。通过对“大疆天空之城”的实地探访和对参与其中的建筑设计、结构工程和大疆员工等多维度的采访,我们揭开这个具有未来感的建筑的表象,希望看到设计的本源和建筑希望传达的精神和气质。



夜晚,建筑的泛光设计强化了建筑的结构。错层悬挂姿态让人耳目一新,远远看去,仿佛飘浮在空中。©️SFAP



远观,天空之城由东、西两栋分别高213m195m的超高层塔楼组成,并由一座造型简洁轻巧的拉索桥在24层将两座塔楼连接。整个建筑仅有核心筒落地,东西塔楼共12个巨型悬翼向上拔升——单个悬翼最小出挑18m,最大出挑达到了21.5m,并以高低错落的形式盘旋外挂于核心筒上,形成非对称错层悬挂姿态,远远看去,在视觉上营造一种仿佛飘浮在空中的感觉。



天空之城的外立面如同大疆的产品,去掉多余的装饰,直接将结构外露,清晰可见的是V型桁架结构与轻盈的连桥。



结构作为审美元素外露是建筑设计上另一独特之处:大面积的钢架、金属,勾勒出建筑的整体线条,与覆盖外立面达80%的玻璃幕墙共同塑造出结构化的立面效果。独特的V型桁架支撑着楼层的特殊空间,既清晰地表达了结构逻辑,又使建筑物看起来极具工业美感。第一印象中大楼的未来感、科技感和精致极简的形式,极高的完成度,确实引人联想起大疆的产品给人一种经过精心设计,同时令人耳目一新的印象。福斯特代表说道,“建筑最终呈现的效果,不仅高度还原了设计方案,甚至超出了设计的预期。”



「相比价格高昂的装修材料和过度堆砌的视觉表达,是否可以摒弃一以贯之的思考逻辑,探讨空间应该如何更好地为员工以及访客服务。」


大疆的大堂设计一反传统,在裙楼的包裹内一个如玻璃盒子的大堂空间明亮通透。搭配枯山水的景观设计,希望让使用者感受到放松与禅意,甚至成为交流与冥想之地。

上图©️田方方



而当回归到人的尺度,近距离走近天空之城时,带给人们的是略有不同的体验。两栋塔楼均由一圈灰色裙房包围,裙房厚实且有肌理感,从外部看犹如双塔的基石,安静沉稳。大堂隐匿在裙房合围的院落中,经裙房北侧入口进入,经过一个半开放的庭院空间,便可到达。作为最能展现企业形象的地方之一,天空之城的大堂在设计上显得颇为反传统:没有华丽的大理石装饰,没有司空见惯的前台,这里甚至找不到大疆的Logo。但大堂又仿佛处处体现着“大疆”:这是一个极简主义的玻璃盒子,结构化的金属框架与延伸至天花的巨大落地窗形成L形的采光面,干净、通透,简洁的黑松造景枯山水及颇有山水意境的夯土背景墙,与金属、玻璃形成对比,引起关于科技与自然的思考。这里与其说是大堂,空间感受更接近于艺术馆或画廊,为每天经过这里的员工们提供一处赏心悦目的景观,并成为每一个来访者可以在这里轻松交谈、甚至止步冥思的地方。



一楼大堂结构化的金属框架与“L型”的落地窗形成巨大的采光面,让大堂更显通透、宁静,入口处的黑松造型简洁而有仪式感。



主创建筑师邱维炀(Young Chiu)告诉我们,在设计天空之城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都在和大疆团队一同探讨是否可以从根本上重新考虑一座总部大楼的功能,相比价格高昂的装修材料和过度堆砌的视觉表达,是否可以摒弃一以贯之的思考逻辑,探讨包括大堂在内的各个空间应该如何更好地为大疆的员工以及访客服务。



双曲面悬索桥架设于百米高空,展现极致轻盈的同时,也是建筑中一个独特的会面点,当访客与大疆在这里相遇,也许会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场景。

上图©️SFAP

下图©️田方方



这种对空间的创新使用,还体现在空中连桥的设计上,Young认为,这里除了传统的交通功能,它也可以成为一个独特的会面点(Meeting Point),“想象一下当外部访客与大疆员工在这里会面,也许会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场景。这是一个创新的空间使用的方式,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知道,其实我们是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想象任何事情的。” 





对于大疆和Young来说,这座将容纳近万人办公的大楼,其规模已经相当于一座欧洲小城市,空间的多样性成为非常重要的元素:除了满足在这里人们的各种需求:办公、会议、食堂、停车场、完备的健身房、母婴室等传统功能外,这里应该有张有弛,既有可以高效工作的地方,还应该有让人可以亲近自然和放松的地方。于是,每个悬翼最上端都设计了一个4层通高的大尺度的灵活空间,有些被打造成为无人机“试飞场”,让无人机试飞测试来回穿梭无阻,悬翼下端则是270°无遮挡的办公区域,不仅带来充足的自然光源和更开阔的办公视野,也为未来的办公需求预留了最大的灵活可变性。



建筑内这个四层通高的巨大的灵活空间,外露的桁架是空间的点睛之笔,这里也是大疆的“试飞场”,无人机在此穿行无阻。



除了结构设计上的突破,天空之城还打破了传统建筑从地面开始层层向上来分析平面的创作逻辑,通过为首层释放更大的公共空间,践行对城市宝贵地面资源侵占最小化的环保理念,积极回应与环境和社区的关系。Young解释道,这样设计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基地南侧有一块很好的绿化。当时建筑团队考虑如何把这块绿地的功能放大,引导更多人享受这里,让这块绿地不仅能为大疆员工服务,也可以共享给周边居民或办公者,同时也让更多人感受到大疆对设计的追求。



「或许,这是大疆送给这座城市最大的礼物。」


上图:建筑场地的南北两侧拥有高差,天空之城选择将底层抬高,裙楼成为解决高差问题的方法,为地面营造更多公共开放的空间,削弱了边界感。

下图:裙房与屋顶花园,可以清楚的看到被抬高的体块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田方方

建筑仅有核心筒落地,12个悬翼向上拔升,呈现欢迎姿态。悬翼顶部也设计了空中花园和屋顶花园,穿插出多样的绿色空间,散发着勃勃生机。©️SFAP



经过与大疆团队的讨论,刻意舍弃了传统的商业化的裙楼设计方案,而采用体块上抬,下沉裙房的方式,塑造出架空的底层空间,通过在底层打造植被丰富多样的裙楼屋顶花园,与基地南侧城市绿化融为一体,形成开放的城市广场。裙楼还设有社康中心等公共设施,更好的服务于周边社区。


基于这一“回馈社会”的初衷,才有了逐步深化的悬挑的想法。而在整个体块向上提升的同时,悬翼的顶部也设计了空中花园和屋顶花园,穿插出不同高度的、多样的自然绿色空间,在各个维度增加城市的立体绿化。最终,天空之城的景观总面积达到了2.7万平方米,约为项目占地面积的1.6倍。天空之城的不对称设计及丰富多样的空间呈现,也让它从各个角度看上去都有不同的风貌,亦是一种丰富城市表情的尝试。



「从天空之城的几何系统、构件尺度和形式、节点工艺等欣赏到力学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和故事,可以去阅读、去理解、去探索属于大楼的故事。」


天空之城的细部节点设计,经过反复推敲。一如大楼的结构体系,设计师经过反复试验与计算,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如果说福斯特事务所首先奠定了项目的创意和空间使用的方案,工程顾问和施工方等则要确保在合规的前提下,高完成度地实施这些创意,突破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又能呈现设计和建造的透明性和工业美。为了让结构的表现与建筑的意图紧密结合,结构设计团队需要面对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平面组合、楼板不连续、侧向刚度尺寸突变、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等建筑特点,通过大量的方案设计、技术论证和对比研究,并最终确定了目前高难度的结构体系。奥雅纳副董事、总工程师林海告诉我们,其实现的难度可见一斑——大楼的竖向力,部分要通过大跨梁板直接传递至唯一落地的核心筒,部分通过吊柱往上传递给悬挂层的箱体,再通过悬挂箱体的桁架传递给落地的核心筒;地震和风的水平力则需要通过具有合理刚度的楼板进行协调,由核心筒进行抵抗和传递。此外,还需要在规范设计的基础上额外预留安全系数,同时增强整个箱体结构的内力重分布能力,从而提升悬挑箱体后期的延性变形能力。



天空之城内部的办公空间

下图©️SFAP



同时,结构不再只是作为建筑表现的从属,而是直接承担起了支撑、实现建筑美学的重任,这不仅要求外露钢结构表面的防腐、防火设计需要打破常规,众多暴露出来的钢柱、钢梁、钢桁架及节点也需要更加精心的推敲,在构建布置、节点设计和施工工艺上达到和谐统一,这对参与其中的建筑、结构、机电工程设计师,也提出了在美学层面更高的要求。



室内设计简洁、纯粹,呈现金属的哑光质感,构建布置、节点设计和施工工艺上达到和谐统一。

从大的建筑结构到小的材质组合,在主创建筑师邱维炀(Young Chiu)看来,都是沿着形式逻辑和结构而展开的,自然有序又极其精致。



还有一种更高级的设计表达隐藏其中——一体化。结构和建筑整合后,结构就是建筑的表达,不需要再进行附加的装饰;幕墙和结构整合后,立面干净简洁,同时空间上没有浪费的面积;结构和机电整合后,核心筒的面积最小,带来3.3m的办公层净高和宽大的功能空间。在一体化的设计思考之下,空间的品质、建筑效果、整体的经济性,施工的质量和工期等都往最优的方向推进。它还适当“隐藏”了传统做法中出现在屋顶和底层的设备和机电,将这些设备整合在核心筒内,确保景观完整性的同时也减少机电设备对环境和人的影响。


作为结构工程师,安全可靠是工作的底线,但在天空之城的项目上,止步于此还远远不够,需要投入更大的勇气去接受挑战。”在林海看来,如果人们能从天空之城的几何系统、构件尺度和形式、节点工艺等欣赏到力学背后所蕴含的设计师的精神和故事,就会心怀感动,从而尝试去阅读、去理解、去探索、去拥有属于大楼的故事。这也是这座建筑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天空之城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宫崎骏的同名动漫,除了在字面意义上和大疆总部形象暗合外,建筑师Young透露,大疆创始人汪滔(Frank)无论是对这部动画还是对它所代表的理想世界,都非常喜爱。“我完全能够理解Frank对‘天空之城’的向往,它描述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故事,是很自由的、充满诗意又很有人情味的科幻。 ”实际上,所谓“企业文化”是由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创造的。沿着这样的思路考虑,当建筑空间最诚实地满足企业中人们的所思所需时,它的形态便会由此而生,而所谓的“企业形象”自然也跃然眼前,这本就该是一个非常自然地表达过程。说来轻巧,可要真正创造这样的过程,并保证落地实现的精准,则需要大疆团队与建筑师、工程顾问、施工单位等团队间充分的理解尊重,和共同的努力和追求。



「工作的任何一方都不应该成为一座孤岛。」


上图、中图:天空之城在设计阶段制作了上百个不同方案的模型,每个模型都是设计团队、设计师亲自制作,再到深圳和合作伙伴以及大疆一起分享、研讨和研究。

下图:大疆创始人汪滔在福斯特英国总部。主创建筑师Young形容“大疆创始人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他就像是我们设计团队的成员。”



汪滔(Frank)自幼钟爱航模,为实现航模的悬停,开始了遥控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的研究,并投身无人机事业。他于2006年创立大疆,在其后的不到10年时间里,公司由几个人发展至数千人,因开创民用无人机行业并持续创新而享誉全球,在多个智能技术领域长期领先。截至2020年10月,大疆在全球民用与商用无人机市场占有率超80%,在全球商用无人机企业中排名第一。在迅速崛起,公司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大疆经历了数次“搬家”,这是第一次,大疆团队可以充分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愿景创造总部大楼。六年的时间里,“天空之城”的愿景越发明晰,是大疆与大楼互相塑造和成长的一次特别历程。


项目设计阶段,福斯特建筑设计团队和奥雅纳结构工程设计团队便开始驻场设计,他们和大疆内部组成的设计团队一同工作,一方面提高沟通和决策效率,另一方面也便于深入了解大疆团队的真实工作场景和不同团队的需求。在这种并不多见的紧密合作中,各团队各自发挥所长,以高度一致的追求去塑造这件作品,前后历经上百个模型的不断推敲和无数细节的计算推演。



向左滑动查看:正在进行讨论的大疆工业设计部,以及设计师手绘的Avata设计稿。



在这样的过程中,各团队还发现了他们在工作方式上一些相似的地方,包括对设计不断地探索、对“What if”的不断追问和尝试解答、对细节的追求、对诚实简约风格的偏好等等。在Young看来,“当大家都在追求设计的可控性的时候,Frank能够接受这种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这也给整个大楼的设计很大的推动力。”正是整个项目团队这种工作方式,为大楼的设计创造了更多可能的空间。


曾参与到大楼项目的大疆工业设计师说,大疆设计每一款产品的时候也要经过类似的过程,通常也要在上百个方案中反复比较,有时只是为了推敲非常微小的细节。这种对于每一个细节绝不放松的精神,也贯穿在天空之城的每一个角落。比如大楼如同城堡围墙般的裙楼幕墙,在经过反复比对确定采用天然石板,通过不同尺寸规格、不同色差的构建的拼接,营造了一种更加自然的肌理感。大楼内所有的标识、每一块电梯按板、甚至连钢吊柱下的圆形螺栓、连桥拉索的节点、孔洞的位置及大小等,都经过精心设计和打磨。难怪合作伙伴说,当大疆建设总部时,也像进行无人机工业制造一般衡量建筑精度,讲究美学和细节。



「产品需要在满足功能合理性的同时,达到功能主义和机械美学的结合,并始终坚持准则——不妥协、追求极致与保持不同。」


每一个大疆产品的诞生都要经过无数个方案与测试,各个团队之间紧密但又独立的协作方式,对细节的严苛追求,才让每一个大疆产品都叙述着相同的语言。



在富有创造力的空间内,可以激发出一个更有可能性的未来。对城市真诚且谦逊的建筑,与互相尊重彼此专业领域的大疆团队;纯粹的建筑结构外观,与产品设计时摒弃干扰沉浸于研发的精神;相对独立但又流动的空间,与亦分亦融的不同模块之间的协作模式......或许建筑与身处其中的人早已构成了互文的关系。


这位内部设计师透露,大疆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工具属性和专业属性,产品需要在满足功能合理性的同时,达到功能主义和机械美学的结合,并始终坚持自己的准则——不妥协、追求极致、保持不同,“我们希望设计上能持续突破,并且希望每一款产品都可以是实用和经典的。”



「无人机看似无人化,却处处在为人服务。」


大疆无人机在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精准农业、应急救援、能源巡检等领域发挥着广泛作用。



当由外及里,目光再次回落在大疆的产品上,年轻的大疆无疑经历着快速成长,也许大家更愿意讨论的是大疆产品的设计理念和美学,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但实际上,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大疆始终在做“一体化”的设计,这个过程使得无人机不再只是发烧友玩家手中门槛较高的科技产品,通过使产品的操作更加简单有趣,降低学习成本,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科技带来的趣味和美好,Mavic系列通过实现折叠,无人机可以被轻便的装进口袋;配合飞行眼镜使用的最新产品Avata也再次将“飞行”乐趣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除此之外,大疆也与合作伙伴一起,积极探索无人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价值,在火灾、地震等应急救援抢险一线,在保护环境与动物,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项目中,在电力、石油管道、天然气等能源巡检中,在文化古迹保护、工程项目监理等需要高精度测绘的领域,在农田和果园的耕种和自动化管理中,到处可见无人机的踪影。“无人机”看似无人化,却处处在为人服务。


至此,或许我们也更明白大疆为何像发布一件产品一般发布“天空之城”:它的建筑设计逻辑由内而外,去装饰,最大化结构本身的美感,诚实纯粹;它看起来“酷”,实则处处考虑具体的人的需求;它希望对城市友善,并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它勇敢接受挑战,在创新之路上“胆大心细”,也许,这些特质早已深深融入大疆发布的每一件产品中。


©️SFAP




封面、空间摄影:朱迪

肖像摄影:光圈漫游映画

撰文:Mizi

设计:austin

编辑:hanxi

部分图片来自SFAP、田方方、受访者与DJI大疆

特别感谢Estella Li对内容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